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一、水質管理基礎補水凈化采用反滲透(RO)水或軟化水作為補充水源,降低氯離子、硫酸根等腐蝕性離子含量。確保補水水質符合行業標準,減少雜質引入。密封隔離保持系統密閉性,減少空氣接觸,抑制氧氣溶解和微生物滋生。定期檢查閥門、法蘭等易漏點,及時修復密封失效問題。pH值調控維持系統水溫下的pH值在7.5~8.5區間,弱堿性環境有助于金屬表面形成穩定鈍化膜。通過添加氫氧化鈉或碳酸氫鈉調節pH值,避免酸性條件加速腐蝕。二、緩蝕劑科學應用主流緩蝕劑類型亞硝酸鹽:適用于碳鋼為主的密閉系統,通...
冷凍水與循環水的藥劑使用存在顯著差異,主要體現在系統特性、水質條件、處理目標及藥劑組合等方面。以下是具體區別及關鍵分析:一、系統類型與水質基礎差異冷凍水系統特點:多為密閉系統,補水通常為RO水(低硬度、基本不結垢),管道材質以碳鋼為主。核心問題:微生物滋生、腐蝕控制為主,水垢風險較低。循環水系統分類:包含密閉式(類似冷凍水)和敞開式(如冷卻塔)兩類。水質特征:敞開式系統使用自來水,易結垢且蒸發量大,污染物濃度高;密閉式則接近冷凍水特性。復雜性:需同時應對腐蝕、結垢、微生物及懸...
冷凍水系統中使用的殺菌滅藻劑需根據其特性及系統需求進行科學應用,以下是具體指導要點及關鍵注意事項:選型與適用場景優先選擇非氧化性殺菌滅藻劑原因:非氧化性藥劑通過破壞微生物細胞結構實現殺菌,對金屬管道腐蝕性較低,尤其適用于碳鋼管道材質的冷凍水系統。典型成分:季銨鹽類、異噻唑啉酮等復合制劑,兼具滲透性和剝離粘泥的能力。優勢:不受水中還原物質影響,pH適應性強,且對附著在管道壁的生物粘泥有剝離作用。使用方法與劑量控制常規投加劑量基礎殺菌:一般投加劑量為50-100mg/L;若需強化...
殺菌滅藻劑能夠快速有效地殺滅水中的各種細菌、藻類和其他微生物,對于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循環水系統微生物滋生等問題具有顯著效果。例如在工業循環冷卻水中使用,可以防止微生物黏泥的形成,提高換熱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通常以液體或固體形式存在,易于儲存和運輸。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和處理要求,通過簡單的投加方式將藥劑加入到水中,操作較為便捷。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投加劑量,以達到殺菌滅藻效果。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水體環境和應用場合。無論是工業循環水、污水處理、游泳池水,還...
抑塵劑通過多種物理、化學或生物作用機制,有效抑制粉塵顆粒的擴散和飛揚。其工作原理因成分和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核心目標是將分散的粉塵顆粒固定或轉化為穩定的形態。以下是其主要作用機制:一、物理作用吸附與團聚抑塵劑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淀粉衍生物)或表面活性劑,能通過范德華力、靜電吸附等作用,將微小的粉塵顆粒(PM2.5、PM10)團聚成較大的顆粒。團聚后的顆粒質量增大,沉降速度加快,減少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形成保護膜噴灑后,抑塵劑在物料表面(如土壤、礦石、路面)形...
抑塵劑通過多種物理、化學或生物作用機制,有效抑制粉塵顆粒的擴散和飛揚。其工作原理因成分和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核心目標是將分散的粉塵顆粒固定或轉化為穩定的形態。以下是其主要作用機制:一、物理作用吸附與團聚抑塵劑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淀粉衍生物)或表面活性劑,能通過范德華力、靜電吸附等作用,將微小的粉塵顆粒(PM2.5、PM10)團聚成較大的顆粒。團聚后的顆粒質量增大,沉降速度加快,減少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形成保護膜噴灑后,抑塵劑在物料表面(如土壤、礦石、路面)形...
抑塵劑作為一種用于控制揚塵污染的化學或生物制劑,其對環境的影響具有雙面性,既可能帶來積極效益,也可能存在潛在風險。以下從不同角度分析其環境影響:一、正面環境效應改善空氣質量通過抑制粉塵顆粒(如PM2.5、PM10)的擴散,顯著降低空氣中懸浮顆粒物濃度,減少霧霾和呼吸道疾病風險,尤其在礦山、建筑工地、公路等高粉塵區域效果明顯。部分抑塵劑(如吸濕性鹽類)可吸附水分子,加速粉塵沉降,進一步凈化空氣。促進生態修復土壤改良:部分生物基抑塵劑(如淀粉、木質素類)降解后可轉化為土壤有機質,...
一、稀釋方法按比例兌水例如:若粉塵量大或需快速成膜,可提高濃度(如1:50);日常道路抑塵可用較低濃度(如1:100)。常規稀釋比例:通常為1:50~1:200(1份抑塵劑:50~200份水),具體比例需根據抑塵劑類型、粉塵密度及環境條件調整。操作步驟:在容器中加入清水(建議用溫水,尤其在低溫環境下);緩慢倒入抑塵劑并持續攪拌,避免結塊;靜置5分鐘,確保溶解后再使用。特殊場景調整礦山/重度粉塵區:可增加濃度至1:30~1:50,或重復噴灑2~3次;生態修復區域:稀釋后可混合草...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里坦鎮石疙瘩村